综合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全国教育名师肖培东应邀来文学院示范讲学

发布日期:2024年12月25日 14:41   编辑:侯雪娟  核稿:甘松  终审: 许锃   浏览次数:

为进一步促进文学院师范生、教育硕士研究生专业成长,充分发挥名师的示范、引领作用,12月21日,文学院与合肥基础教育研究院共同邀请全国教育名师肖培东来学院示范讲学。文学院师范生、研究生及硕士生导师、合肥师范学院西安路附属学校的部分师生在锦绣校区大学生活动中心近距离感受名师风采。活动由文学院院长何旺生主持。

肖培东老师现场执教了两节初中语文示范课。《好一朵木槿花》是宗璞撰写的一篇饱含深情的散文。示范课上,肖培东以学生为主体,以“对木槿花的赞美”为基点,以阅读方法的学习和运用为主线,引导在“教师范读——师生共读——学生自读”中朗读与鉴赏,在“选择辨析——朗读体验——回应标题”中探究与分析,深入浅出的课堂,激发了学生语文学习的热情,让学生享受到品读语言文字带来的魅力,为语文阅读课教学做出示范。

《再塑生命的人》选自美国残疾作家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肖培东则抓住其自读课文的属性,关注标题、开头、结尾、文中的细节和表达感情的抒情议论句,把握莎莉文老师高超的教育艺术和“再塑”“我”生命的过程,从教授单篇的授人以鱼到教会学生阅读一类文本,授人以渔。精彩的授课赢得观众阵阵掌声。

示范课后,肖培东作了题为“做一粒好的种子”的精彩讲座,他引用袁隆平院士的名言:“人就像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分享了自己对教育的独到见解,勉励同学们做具有一颗专业心、阅读心、思考心、写作心和赤子心的“好种子”。他指出,语文教学要以“语言运用”为本,培养学生过好“语言生活”的能力,呼吁语文教学少一点概念化的讲解,多一些文本的感受与解读,坚守住语文的本质,以确保语文教学不走偏、不走样。

肖培东老师的示范课与精彩讲座,让文学院师生领略到了名师的风采和魅力,也为他们提供了新的教育思考和启示。何旺生在主持时对肖培东老师的示范教学和精彩报告表示衷心感谢,鼓励师生们认真学习名师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将其运用到实践教学中。(文学院:汪梦滢 薛子怡)

肖培东简介:浙江永嘉县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中学语文特级教师,温州市享受教授级待遇的中学高级教师,全国首届“我即语文”教学奖获得者,浙江省首批“名师名校长”导师资源库人选,多家语文核心期刊专栏主持人,出版专著《我就想浅浅地教语文》《教育的美好姿态》《语文:深深浅浅之间》《语文:培东有约》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