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我爱我家,我爱合肥,礼让文明”主题实践,筑牢青少年法治防护网,7月24日,合肥市包河区义城街道迎淮社区党委携手民进合肥市委会、民进包河总支,在迎邻·同心驿站“行知学堂”暑期托管班开展了一场沉浸式法治教育活动。通过“高空抛物模拟法庭”实战演练与“校园防欺凌”专题宣讲,为50余名青少年及家长送上暑期法治“营养餐”。

在市民进青工委副主任徐诚律师的指导下,迎淮行知学堂小先生团队带领小学员们搭建起模拟法庭。孩子们身着制服化身审判长、公诉人、辩护律师等角色,围绕“高空抛物致车辆损毁案”展开激烈辩论。从举证质证到法庭辩论,从合议庭评议到当庭宣判,完整再现了司法审判流程。徐诚在现场点评中,结合《民法典》第1254条,用“头顶上的安全”等生动比喻,深入浅出地解析了侵权责任认定,让孩子们在情境体验中深刻认识到法律威严。
在“校园防欺凌”主题课堂上,徐诚以《在校园遇到欺凌,该如何处理》为题,创新采用“安全盾牌”互动模型,从“自我保护、及时求助、证据留存、心理调适、构建支持网”五个维度展开教学。通过情景模拟、案例剖析等形式,系统解读《未成年人保护法》相关条款,现场教授“三步应对法”:保持冷静-寻求帮助-保留证据。当听到“遭遇欺凌不是你的错”等暖心话语时,孩子们纷纷点头回应,家长们则认真记录着法律援助热线等实用信息。

当法律变成孩子能听懂的故事,保护就多了一分主动。本次活动通过“实践+理论”的双轨教学模式,将法律条文转化为可感知的生活场景,实现“教育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家庭,带动整个社区”的辐射效应。
从“高空抛物”到“校园欺凌”,“行知学堂”用法律筑起双重防护网:既要守护“头顶上的安全”,更要呵护“心灵里的阳光”。让法治教育深入每一个青少年的内心,让青少年知法懂法守法,不犯罪,更懂得运用法律保护自己的权益。
未来,义城街道迎淮社区“行知学堂”将推出“法治剧本杀”“少年检察官体验日”等特色项目,让法治种子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为构建儿童友好型社区注入力量。(文学院:王子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