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6日至28日,由浙江传媒学院主办、浙江传媒学院文学院与浙江越生春晖文化科技有限公司承办、数字人文专业发展联盟等单位协办的“数字人文与学科转型: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发展新趋势”学术研讨会在浙江传媒学院钱塘校区举办。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浙江科技大学等高等院校、研究机构和企事业单位的近130位专家、学者和行业代表参加了本次研讨会。文学院副院长甘松、中文系主任瞿华兵参会并作交流。

研讨会上,北京大学孔江平教授、清华大学李飞跃教授(唐宸代)、数字人文专业发展联盟秘书长兼中华书局古联公司总编辑朱翠萍女士、浙江传媒学院朱文斌教授、浙江越生文化传媒集团总经理李相银先生、浙江大学徐永明教授(黄鹏程代)等嘉宾,围绕“中华优秀有声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AI智能体驱动的古籍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议”“智能时代的人文教育服务”“数字化背景下中文与影视学科的交融共生”“文献保护、全民阅读与数字人文实践”“文史数据的建设与产业化远景”等前沿议题作了精彩的主旨报告。

研讨会设四个平行会场,分别聚焦“数字技术驱动下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发展范式革新”“新文科背景下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新文科背景下数字人文专业人才培养与课程体系建设”以及“数字技术赋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等主题进行分组讨论。甘松教授、瞿华兵教授分别作了《新文科背景下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思考》《新文科视域下数字人文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路径》的专题发言,并和与会专家就“数字人文与学科转型”话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目前,浙江传媒学院等10余所高校开设了数字人文专业,数字人文专业的申报和建设等问题,是与会者关注的话题。浙江传媒学院文学院院长朱文斌教授的主旨报告,详细介绍了该院数字人文专业建设的思路与举措。与会专家认为,数字人文不仅是技术工具的应用,更是人文研究范式的根本变革,未来应加强跨学科合作,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数字人文学科生态。
近年来,文学院贯彻落实“新文科”理念,推进汉语言文学、网络与新媒体等专业向应用型深度发展。文学院将以此次学术研讨会为契机,积极对接安徽新兴产业发展需求,进一步加大专业改造以及新专业申报力度。(文学院:瞿华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