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进一步动员引领青年学生在投身基层建设、服务家乡发展中坚定信念、增长本领、作出贡献,根据学校统一部署,文学院团委以“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为主题积极组织开展2025年寒假“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鼓励学生从“他乡”到“故乡”,发起自校园出发的“归巢”之旅,他们怀揣着知识与热情,重返家乡热土,在服务和建设家乡的火热实践中收获青春成长体验,主动担当作为,唱响青年时代之歌。
2025年寒假,文学院网络与新媒体2024级2班学生积极参加“返家乡”实践活动。他们在安徽阜阳、淮北,河南周口、南阳等地进行实践服务,为社会发展注入青春力量。
曹孝杨在蚌埠市固镇县参加了守望公益志愿者服务队,在岗期间,他守在春运一线,协助火车站的乘客办理购票、乘车相关事宜;深入曹庄社区参与“迎新春,送春联”活动,增添新春氛围;走进城西公园打扫卫生,改善生态环境。他以热忱浇筑文明,以坚守诠释责任,为固镇县春节期间的平安工作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顾桐源发挥专业优势,主动前往淮北市传媒中心报到,圆满完成了多项任务。实践期间,她积极参与视频策划与编辑工作,所创作的《新年里的心愿》《捉“谣”记—长期喝白粥真的养胃吗》和《捉“谣”记—吃感冒药能预防感冒吗》等作品发布后,广受好评。她通过将书本中的理论运用到实践中,所学的知识就变得清晰立体,与此同时,这段宝贵的亲身经历,为顾桐源同学在往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陈璇积极参加了淮南市新时代志愿者联合会组织的公益课堂,针对学生的薄弱点进行辅导。同时,协助社区工作人员开展趣味知识课堂以及趣味学习活动。她说:“学生的知识面得到扩展,我的沟通能力,应急处理能力也得到了提高。社区的良好风气越来越浓厚,我对基层教育的理解也越来越深刻。”
刘灿寒假期间参加了阜阳博物馆和阜阳妇女儿童医院两个志愿活动。在阜阳博物馆她为参观者提供导览指引服务,协助观众调查及各种宣传活动,积极应对各种突发事件。在阜阳妇女儿童医院她向患者解答门诊就诊流程、就医信息及诊疗时间与地点,主动收集工作中接触到的病患意见和建议。在志愿服务中,她不仅为社会增添温暖,也感受到了来自社会的温暖,这让她前进的脚步更加坚定。

倪姗珊两次参加实践活动。在马鞍山市政务服务中心的志愿服务期间,她为市民们布置节日活动现场,保障了活动有序开展。在马鞍山广播电视台的岗位实习期间,她在采访中心指导老师何思洋的带领下,协同制作、播发《高速交警 春运“卫士”》《黄松柏:从警十五年 一直在路上》等八条新闻作品,圆满完成了实习期间的任务安排。

杨佳琦在六安市霍山县文化旅游中心,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向游客讲解家乡的红色历史和英雄事迹。同时,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让游客更加直观地感受红色文化的魅力。“很荣幸能够借此机会宣传家乡的红色文化,也很幸运在这次活动中提升了个人能力,更加深刻地认识了我的家乡。因为六安本身就是一个红色文化浓厚的地方,所以我也会不遗余力的宣传家乡文化。”杨佳琦说。

“返家乡”实践活动中,青年学子将热情投入到每一个实践环节,用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他们于细微之处,感受祖国发展和时代脉搏的律动;尽微薄之力,促进社会发展和国家富强。(文学院:刘灿 张源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