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学工作

当前位置: 首页 > 团学工作 > 正文

【行知辑录】翰林行知学堂:科创未来 VR体验百解“科技强国”

发布日期:2025年07月20日 22:24   编辑:王明蕾  核稿:夏娟  终审: 许锃   浏览次数:

科技浪潮奔涌向前,青少年作为未来创新力量的储备军,对前沿科技的认知与探索尤为重要。近日,锦绣中心方兴社区翰林行知学堂依托团中央青年志愿者指导中心“七彩假期”暑期志愿服务项目的优质资源,为方兴辖区的孩子们精心打造了一场以“感受中国科技 揭示VR秘密”为主题的科技体验课程。通过理论讲解、互动实践与沉浸式体验相结合的方式,让孩子们在欢声笑语中触摸科技脉搏,在动手实践中体悟科研精神。

科技成就巡礼:从课本到生活的认知启蒙

课程伊始,“小先生”任丽娜以生动活泼的语言开启了中国科技成就的“巡礼之旅”。她结合孩子们的认知水平,用通俗易懂的案例介绍了5G通信、量子卫星、国产大飞机C919、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人工智能模型等近年来我国在科技领域的重大突破。当讲到人工智能时,课堂上立刻响起一阵小声的讨论——“那我们常用的豆包算AI模型吗?”一个清脆的声音打破了教室的宁静。

任丽娜笑着回应:“这位同学问到了关键!豆包不仅是AI模型,前段时间备受关注的Deepseek等智能系统也属于人工智能的范畴。大家能联想到生活中的AI应用,说明你们平时观察得非常仔细呀!”这番互动让孩子们眼中闪烁起好奇的光芒,原本略显抽象的科技概念瞬间变得亲切可感。

随后,任丽娜带领孩子们走进纪录片《坐标中国》的片段,镜头中港珠澳大桥的钢铁脊梁、FAST天眼的浩瀚视野、“嫦娥”探月的浪漫足迹,让孩子们直观感受到中国科技的磅礴力量。视频结束后,一张张画纸与彩笔被分发到孩子们手中,大家争相在“中国科技树”的轮廓上写下或画出心中的科技符号,小小的画纸成了科技梦想的画布,孩子们在创作中梳理知识脉络,将零散的科技认知凝聚成具象的“成果图谱”。

VR探秘实践:从原理到制作的协作成长

短暂的休息过后,课程进入VR技术探秘环节。“小先生”王欣宇走上讲台,向孩子们讲解虚拟现实技术的基本原理以及应用场景,从游戏娱乐到医疗培训,从城市规划到文物修复,王欣宇列举的诸多应用场景,让孩子们惊叹于这项技术的广泛潜力。

当提及VR眼镜的构造时,王欣宇话锋一转:“今天我们不只是‘看客’,还要当‘创客’,一起制作简易VR眼镜模拟器!”话音刚落,志愿者们便为孩子们分发了制作材料包。打开袋子,模型纸板、磁贴、魔术贴、双面胶等零件整齐排列,看似简单的组合,实则考验着空间想象力与动手能力。

教室里很快响起了细碎的讨论声,有的孩子对着说明书皱眉思索,有的则尝试着将纸板按折痕塑形。“小先生”们穿梭在课桌之间,随时为遇到困难的孩子提供指导。起初,复杂的组装步骤让不少孩子犯了难,连几位“小先生”也在调试角度时频频碰壁。就在这时,“小先生”姬心萍与两名小学员率先完成了制作。令人动容的是,他们没有立刻体验成果,而是主动起身,分头走到其他小组旁:“需要帮忙吗?这个卡扣应该这样扣才对。”“魔术贴要贴在这个位置才稳固。”

在他们的带动下,互助的氛围迅速蔓延开来。掌握技巧的孩子主动分享经验,遇到瓶颈的孩子虚心请教,原本分散的小团体逐渐融合成协作的大集体。有的小朋友手指不够灵活,旁边的孩子便帮他固定纸板;有个小组始终调不好镜片角度,“小先生”韦佳怡站在桌旁,陪着他们反复试验。当最后一个模拟器组装完成时,大家都露出了笑容。这一幕,恰似科研道路上的生动缩影——科学家们何尝不是在一次次协作攻关中突破壁垒,在薪火相传中推动技术进步?孩子们在动手实践中,不仅学会了制作技巧,更悄然体悟到科研路上的协作精神与担当意识。

沉浸体验时刻:从虚拟到现实的快乐共鸣

“大家准备好了吗?让我们开启奇幻之旅!”随着王欣宇的号召,孩子们纷纷举起手中的模拟器,“小先生”们则同步打开手机里的VR视频资源。当手机被固定在模拟器前端,神奇的一幕发生了:孩子们的眼睛紧贴镜片,原本平静的表情瞬间被惊喜取代。

“哇!我好像站在过山车顶端,马上要冲下去了!”一个男孩身子向后仰,双手紧紧抓住椅子边缘,声音里满是紧张与兴奋。“恐龙!好大的恐龙!它在朝我跑过来!”另一个女孩一边尖叫,一边不由自主地转动身体,仿佛在躲避虚拟世界里的“威胁”。有的孩子看到深海景象时屏住呼吸,有的在“穿越”热带雨林时伸手想要触摸眼前的蝴蝶,一张张稚嫩的脸上写满了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向往。

看着孩子们投入的神情,“小先生”们也按捺不住好奇心。何嘉玲在一个小男孩体验结束后,笑着问:“能借我试试吗?”戴上模拟器的瞬间,她也忍不住发出惊叹:“真的好逼真!像身临其境一样!”周围的孩子们见状,纷纷拉着“小先生”们分享自己看到的场景,教室里充满了欢笑声与惊叹声。科技的魅力在此刻具象化,它不再是课本上冰冷的术语,而是能带来真实快乐的魔法,是连接虚拟与现实的桥梁。

科技种子萌芽:从体验到梦想的精神传承

课程接近尾声时,孩子们仍意犹未尽地交流着体验感受。“我以后想发明更厉害的VR眼镜,能看到太空是什么样的!”“我要好好学习,以后也当科学家,研究出帮助别人的科技!”朴素的话语中,藏着科技梦想的萌芽。

锦绣翰林行知学堂始终秉持“寓教于乐”的理念,这场科技课程正是这一理念的生动实践。从绘制科技树时的知识沉淀,到制作模拟器时的协作成长,再到体验VR时的快乐共鸣,孩子们在多维互动中完成了对科技的认知升级。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孩子们不仅感受到科技的力量,更能理解这份力量背后,是无数科研工作者的坚守与奉献。当他们亲手触摸科技、亲身感受科技时,种子便已埋下,未来或许就会成长为支撑科技强国的栋梁。

这节课的课堂上,有对未知的好奇,有对创造的渴望,更有一代代人对科技强国的接力向往。而这场课程播下的种子,终将在未来的时光里,绽放出属于中国科技的新辉煌。(文学院:刘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