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指导

当前位置: 首页 > 就业指导 > 正文

转载:大学生择业“三忌”,你get了吗?

发布日期:2020年04月15日 10:10   编辑:叶纯亮  核稿:郑琳琳  终审人:许锃   浏览次数:

大学生就业,既衡量高校的教育成果,又再一次地检验“知识改变命运”这个命题,它的重要性毋庸置疑。疫情之下,大学生的就业之路布满荆棘,相比以往更加坎坷,辅导员们啃下这块硬骨头需要更多的智慧。要就业,先择业,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是顺利就业的关键。

大学生择业忌“围城效应”,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职业选择中的“围城效应”普遍存在,这是人追求更加幸福、美好生活的体现,但长期“朝三暮四”,总觉得别人的工作更好,那真是对他人工作真实状态的误读。

从城市选择来说,在一线城市工作的幸福感就一定比二三线城市的高吗,那为何会有“逃离北上广”的社会现象?从行业来说,IT行业好过房地产,建筑业好过金融业,媒体业好过农业?再从职业的角度,老师好过医生,公务员好过自由职业者,律师好过会计?

这些问题没有标准的答案,对各个城市、行业、职业的体验感,“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我们的学生可以深入了解一下他人的工作,再问问自己的初心,哪种职业才是自己真正向往且愿意为之付出和奋斗的。

因而,对别人的工作不盲目崇拜,对自己的现状不妄自菲薄,明白“适合自己才是最好的”,才是正确的择业态度。

大学生择业忌“眼高手低”,宜脚踏实地再仰望星空。

我曾经给大四的毕业生开过“职业生涯拍卖会”,以拍卖会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进行择业的自我探索,有意思的是,不少学生都选择了“钱多事少离家近”这个项目来进行竞拍,且纷纷表示这是最理想的工作状态。

这样的择业观让我有些忧虑,我们工作过的人都知道,这只是一个“遥远的理想”,“可远观,不可亵玩焉”。请我们的学生走出象牙塔,去看看真实的世界:在单位里,刚入职的应届生往往是地位最低,薪酬最少,活脱脱一台“重活、累活、没人干的活”收割机!

在学校,“以学生为中心”,在职场,“以效益为中心”,这也是很多学生毕业之后怀念校园生活的原因。希望我们的学生能够及时调整心态,认清现实,接受现实,提高抗压能力。

不要抱怨,不要攀比,请记住,无论你做什么都是在学习,你一定要经受住辛劳的基层锻炼才能淬炼成钢、破茧成蝶!请先脚踏实地接重活,再仰望星空谈理想。

大学生择业忌“盲目自卑”,岗位匹配度才是王道。

择业,其实是单位和学生“互选”的双选过程,单位和学生是平等对话的姿态,学生不可眼高手低,同时不要盲目自卑。

有些学生可能会觉得与其他竞争者相比,自己没有“985”、“211”的学历背景,没有一份漂亮且优秀的简历,没有张嘴就来的英语口语......我想说,这些固然重要,但最重要的是岗位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你匹配吗?

做业务的,需要有营销才能的人,不一定得是“985”、“211”学校毕业的;做律师,需要持有法律职业资格证书的人才,再优秀的简历,没有通过司法考试也无用武之地;国内的私企,没有涉及外贸业务的,流利的英语并不会为应聘者加分。

所以,只要你高度匹配了你应聘的岗位,你就是最优秀的!明白了这一点,你在择业的时候可以少做很多无用功,而将求职精力放在你最适合的岗位上,求职成功率也会大大提升。

疫情之下的“就业战”,虽“步履维艰”,却更需“砥砺前行”。针对目前的就业形势,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强化稳就业举措的实施意见》,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举措来拓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渠道:扩大企业吸纳规模、扩大基层就业规模、扩大招生入伍规模、扩大就业见习规模、适当延迟录用接收等。

为更好满足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的需求,人社部近期启动实施了“百日千万网络招聘专项行动”,开展百日服务攻坚,推送千万岗位,专门设置了高校毕业生招聘专区,提供职业指导“云课堂”等服务,为毕业生提供一站式、全方位的服务。我们的学生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政策利好和就业服务,结合自己的情况,打赢这场“就业战”。

著名企业家马云曾说,员工离职,要么钱给少了,要么心不在了,一个关乎工作待遇,属于物质基础,另一个关乎工作感受,属于上层建筑。如果二者都满足,自然是最好的,如果没有,我想每个学生的处境不同,对工作的需求、侧重点也会不同,我们的学生可以“且行且珍惜”,“骑驴找马”,步步为营,先保证“毕业不失业”,再谋“长足发展”。(厦门大学嘉庚学院 郑琳琳)

返回顶部